後記-發熱帶樂團

原創的精神,不在炫麗技巧的堆砌,而是日​常生活的累積。



如同發熱帶樂團的音樂作品,創作靈感,皆來自於生活點滴:以前的故事、部落生活的感受、族人相聚時的心情等,俯拾皆是;現場演出與觀眾的互動,一起歌唱、一起沈浸在彼此的歌聲,一起享受與音樂交會的每一刻,呈現「生活」最真實的感受。

發熱帶,取自阿美族語fa’detay諧音,「很熱」的意思。因創作中,阿美族文化元素很多,也藉此比喻對音樂的熱情。

樂團於2014年成立,演唱歌曲傳統歌謠與創作各半;創作歌曲,中文、族語(阿美族、卑南族)都有,近年來,更是挑戰以複音——阿美族傳統唱歌形式之一——來創作。

「像有一次,看到妹妹的阿公阿嬤舊照片,聯想到以前的生活,就有感而發」樂團男歌手璽伍,頻頻拭汗感性地說著。

「其實璽伍哥寫的,是台9乙線交叉路口的愛情故事啦」樂團女歌手小言台,幽默地回應(現場演出在底下)。

談笑之間,了解到發熱帶樂團,大家都很會唱、能詮釋的曲風也不盡相同,所以沒有主唱,而以「歌手」稱之;團員跨族群身份(以阿美族、卑南族居多),也反應在多元的創作風格。

然而不變的,是對傳統歌謠的態度,依照歌曲的個性,適度加入現代音樂的編曲,而非大幅度改變原貌。

族語創作音樂的路上,先後受到了陳建年、與Suming舒米恩的啟發,了解到原住民族音樂,並不僅限於一種表達方式。它可以很直接,或者是,更貼近土地、貼近生活的模樣,呈現在流行音樂中。

發熱帶樂團謙虛地表示,在音樂及文化的學習上,他們還是懞懂的小孩;然而,這幾年耕耘於青年複音傳唱、族語創作音樂等,也都從觀眾的掌聲、老人的回饋,以及比賽的佳績中,得到成果。

5月18號,一起來感受發熱帶樂團的溫度,共享他們在音樂創作上的收穫吧!

 

回上一頁